合氣道的體術~金井滿也(Mitsunari Kanai)師範談技術-摘譯



....就身體而言,和諧表示在每一動作皆能使用身體的全部而非部份。面對突衝時,和諧的意思在於能同時了解自身與對手,並創造出能讓對手與自身處於和諧的狀態。

Mitsunari Kanai (金井滿也師範八段) 1958進入本部道場並成為開祖的內弟子,1966年至美國開始教授合氣道,活躍於北美及英國。金井師範對居合道亦有很研究。



第一章 訓練的方法

合氣道最基本也是長期無可避免的問題,在於受方與取方間的過度妥協!譬如,很多人對於和諧(HARMONY)的概念,有著不少錯誤的詮釋。 個人以為,所謂的和諧是合氣道的中心思想,表示能與宇宙和平共存,就是同時著重於身、心兩部份而沒有任何的偏倚。就身體而言,和諧表示在每一動作皆能使用身體的全部而非部份。面對突衝時,和諧的意思在於能同時了解自身與對手,並創造出能讓對手與自身處於和諧的狀態。 和諧不是讓自已與他人相處的最低公分母,也不是創造一個無視於規則的約定,從而避免衝突並保持於一種過度輕鬆的環境之下。

此外,合氣道的和諧不是一種妥協、減小、或是稀釋相對的事物及其個別的本質,而是讓彼此相對者能夠同時地存在並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合氣道雖然適合男、女、老、少進行練習,但不表示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來達到相同的練習;譬如利用十分激烈的練習方式來建立武術的技巧。合氣道的呼吸方式也不表示是容易的,或是相對著重在合氣道其它方面的練習而言,習者專注在建立激烈對打技法是不重要的,或是不合理的。 這些錯誤的觀念將導致習者無法適當的使用身體進而產生強大的力量,或是吸收外來的力道。個人希望藉由身體的原則來合理的表達出所謂的「合氣道」,來取代一般合氣道家或是尋常的武術家常用的簡要解釋。

合氣道的習者必須了解生理學,以了解身體如何產生最有效及最佳的功能。修正身體的移動(動作)是判斷是否正確的唯一因素,並評估是否能使用完整且經濟有效的方式來操作身體的運動,而能合理地解釋使用一特定技法的原理原則。 使用身體的每一部份來操作某一特定的技法,有系統並有次序地操作以產生最大的力量,如此技法將可以有效的被完成,否則將導致技法無效。 習者必須了解合氣道的訓練係基於生理學的最大效率下所進行的一種不妥協的原則,因此習者必須能快速地判別是否該技法是基於上述原則所進行的訓練。錯誤地了解身體運動的有效原則將另有其它的隱寓,譬如合氣道中的摔、抓、打、突擊等特色技法將失之於一致性的理論,並顯而過度地彼此區分。

個人並非限制合氣道必須是在一種硬的模式中操作,反倒是建議打破既有的壞習慣。 第二個問題是合氣道練習中取方與受方的關係。 常見的問題是訓練是基於假的衝突之中,而沒有直實與熱切的訓練。因此這種戲劇性的合作,將導致取方喪失改進技法的機會,更也永遠無法了解及學習真實的合氣道!


第二章 將合氣道定義為戰鬥的技法 (BUGI)

...藉由完整的精密度與正確度來加以施展技法。至於決定是否有效的因素在於施技時的「正確的時機」、「正確的方式」、以及給予「正確的能量」!

由於合氣道包括了哲理與觀念,因此它超越了尋常的武道。因此合氣道是一種完整的技藝,它包括了戰鬥的原則、氣、呼吸力、以及精神層面的建立。 BUGI表示一種能在對手啟動攻擊時來處理與掌握對手的技術。BUJUTSU 則是一種能組織及連續地改進BUGI所有要素與層面的系統。

而合氣道中BUGI的特徵是藉由應用戰鬥技法的二個主要原則: 
一、統合的身體。
二、敵我間的衝突關係。 若能運用以上的原則才能有效的施展技法。

BUJUTSU NO HOUSOKU 表示一種基於 BUJUTSU的原則,其需要所有的技法與移動,以及BUJUTSU及BUGI中的所有要素,並藉由完整的精密度與正確度來加以施展技法。至於決定是否有效的因素在於施技時的「正確的時機」、「正確的方式」、以及給予「正確的能量」! 例如:BUGI包括了速度與力量的要素,而力量則是能量達到目標的展現。速度可以增加力量,但力量可以彌補速度的不足之處。速度可以創造出摧毀性的力量,猶如颶風可以揚起稻草而嵌置於牆上一般。相反地,雖然移動緩慢但力量足夠時,仍可以推倒牆壁。因此,是否「有效」的因素在於是否能在特別的狀態下施展正確的技法。 因此,BUJUTSU NO HOUSOKU 可以視為一種面對衝突的決定性活動,並將自已置於較為有利的位置與狀態。它是一種為「達成與保持」控制對手時所需的最小的能量、移動、MA-AI(臨界間距)之後,所產生的無可避免的結果。 BUJUTSU NO HOUSOKU 是合氣道技法的基礎,隨時牢記在心便能操作精確的合氣道技法。

遵循以下的三個要件以便精確的完成合氣道技法:
 一、 保持正確與合宜的姿勢。
 二、 進入對手的死角(KHIKAKU )
 三、 有意識地使用身體以避免直接與對手產生衝撞。 

正確的技法有賴於合宜的姿勢,如此才能產生自已所擁有的力量,並且能正確與有效地移動身體,更可以最佳化自已的功擊與防禦的能量。 所謂的進入對手的SHIKAKU,表示進入對手的死角、盲點或是空門。進入對手的死角時,不僅可以朝對手的弱點進行功擊,同時更把自已放置在一個安全的位置。 使用身體以避開對手的衝擊的意思是,以力制力,或是以動制動。為了能有效地處理衝突,取方必須能使用對手的能量與移動,並且利用自已最小的移動與能量來創造自已所需的優勢。 直接的力對抗或是移動必須相對施以必要的力道,因此會浪費自已不少的能量。除此之外,當以力抗力時,力弱的一方一定會輸,而這樣的必然性結果則是合氣道的技法所欲克服的課題。為了掌握控制移動的技巧來譬免與對手衝擊,習者必須能不斷地與連續地練習,直到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所以當合氣道的習者能致力於以上的要素之後,BUJUTSU NO HOUSOKU 便會自然地出現,並且能不斷地茁壯。

另需注意的是,BUJUTSU是基於根本與不可變的原則,但也可同時視為一種自由、未受限制、以及可適用於任何的環境之中。因此 KICHI(快速反應)便可自然產生,而不需要套用在任何預設的原則下。 當BUJUTSU NO HOUSOKU 能逐漸掌之後,氣及其相關的要素也將自然地產生!其中包括了直覺與反射動作。這將允許習者展開心態與精神的要件。譬如,氣的道引,感覺或是武道的本領,以及即使對手在身後也能知悉對手移動的能力。

KICHI 必須在高階的技法訓練之後才可達成。而熟習BUJUTSU NO HOUSOKU 之後自然便可以學會高階的KICHI。另一種類似KICHI的情況是SUTEMI(誘敵之計),這的方法可以把自已從劣勢中挽回,是一種利用奇襲的移動來嚇阻對手的技巧。 SUTEMI雖然方式是屬於BUGI技巧的一部份,但由於它不是一種完整的技法,因此它不屬於BUJUTSU之中。所以SUTEMI的方式並不能列入合氣道的技法項目之中。 所以,當合氣道包括了所有BUJUTSU NO HOUSOKU的要素時,合氣道自當可以被真切地視為一種「真正的武術 / BUBI」。




第三章,身體移動的原則(UNTAI NO GENRI)

...自由移動的能力在於腰部的移動,使得腿部的動作得以跟隨完成,故習者必須有意識地使用腰部的功能...


許多時候合氣道的技法被過度地強調在步法之上,包括腳的移動、步法、以及足態等等。 而其關鍵點其實並非在於腿或足的移動,原因是因為當身體的移動超過某一速度時,腿或足的移動並無法跟隨得上。 身體的移動源自於腰,因為腰是身體上具有最大質量的部位,它包括了整個臀部與尾椎的部份;而丹田除了是腰的中心之外,也是身體的中心。

為了維持身體的平衡,腰部及頭部必須被正確地排置。而當上述的排置不正確時,身體的腰及腿將會自動地調整至合適的位置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如此周而復始的操作,才能一直維持身體的平衡。 而上半身的重量(包括了頭及身軀)是完全架置在腰部之上,隨後再由二隻腳所分別承擔。因此,當腰部動作時,身體的重量配置將自動的完成。意即,首先移動腿及足時,隨後才能移動整個身軀。如果重量的配置是緩慢的時候,則二隻腳的動作亦表現得緩慢。反之,如果重量的配置是快速的時候,則二隻腳的動作亦表現得快速。 所以自由移動的能力在於腰部的移動,使得腿部的動作得以跟隨完成,故習者必須有意識地使用腰部的功能。我們可以透過基本的前進與後退的移動步法,來明瞭它的運作過程。

首先以前進步法為例,習者以自然姿站立,此時身體的重量自然地落於兩腳。習者此時移動腰部向前時,身體的重量自然地向前傾斜,而身體為保持平衡自然會讓一隻腳向前踏出。重覆這練習這個動作,如此便能鍛鍊出一個平順流暢的前進運動!反之,利用此法來訓練穩定的後退運動!同理,習者移動身體至任一方向時,習者的腿部自然會由該方向踩出以保持平衡。 其次,以轉身的練習為例。以自然姿站立,若不旋動腳路時,習者只能旋轉腰部至某一定點。而當習者持續地旋轉腰部超過該定點時,習者的腳及腳趾將被自然地向外反轉而出。

最後,習者可以學會穩定的樞轉方式,並獲得穩定的腳部支撐。 當然坐姿亦是利用同樣的原理進行練習,必須注意的是保持脊椎與背肌的伸展狀態。正確的坐姿前進,可以很容易的讓習者站立起來並成為立姿的狀態。 站姿時,前腳的膝蓋微彎,小腳直立;後腿伸展成為強力的支柱。最後上半身的重量平均地分配在兩腳上。此時的立姿是最強而有力的姿勢,並可以傳達最大的動能至受方的身上。 (註:這裏很清楚地沒有提到四六的半身之姿!) 同樣地,習者欲將前腳進行再次跨步時,可以很快地完成。站姿與立姿的轉換亦得以迅速地形成。 綜合以上的說明,習者可以了解腰為身體移動的觸發中心,形成重量的轉移,並自然起讓身體能維持平衡,而這就是所謂的身體移動的原則!


第四章 關節與能量的關係以及力量的產生方法

.....力量的大小正比於所使用關節數目的多寡;然而事實上,不同身體部份所共同產生的力量,係超過了利用加法所能得到的總和力量。這種情況就稱之為協同效應,也就是合氣道技法的最重要關鍵........

我們將檢視身體的關節與力量的關係,以及如何正確地利用身體的關節來產生力量。藉由上述的了解,習者可以明白合氣道如何透過身體的層次表達,以及著重在身體的本質並了解身、心、體統一的概念。 過去有關身心體統一的概念是非常地模糊,且也都強調在「心」的層面,並使用「氣」的觀念來強加表達。原因是這個氣的觀念,係用以彌補合氣道本質上的矛盾,以及彌補合氣道中各類的攻擊技、關節技、以及摔技的外觀上不協調所衍生而出的產物。

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合氣道,習者必須學習使用「自我的全部」來進行練習。意即,習者必須使用全部的身體來完成每一個移動或是技法。進一步來說,因為關節是連繫身體的要件,所以習者必須使用身體上的所有關節! 首先,合宜及具有彈性的關節運動,可以減少或是避開攻擊者的力道。 其次,關節可以創造彈性,而習者必須讓關節隨著每一個移動進行調整。而愈能將關節作協調性的調整時,便愈能讓身體更有彈性。 再者,關節能夠產生力量。雖說肌肉產生力量,然而肌肉群、肌腱係都附著在每一個關節之上。因此當肌肉群是被有組織的運用時,力量的大小必定是正比於所使用的肌肉群的多寡。

也就是說,力量是被一個移動的關節所操縱著,此時若能使用愈多的關節時將愈能產生愈大的力量並最終傳達到對手的身上。 我們以前打中段為例,傳統的方式是攻擊者欲對一具有適當距離的目標進行前打時,必須先將右手放在右腰,並左手放於身體的前方;此時拉回左手至左腰才能讓右手產生攻擊的力道。在攻擊到目標的同時,握緊右手拳頭並繃緊肌肉,將力道蓄積在體內並閉住呼吸。而在這個動作之中,使用到較多的肘關節以及較少的臀關節。藉此我們知道,多重肌內的緊繃力量會包裹著肘關節,並且轉換成為速度以進一步成為力量的來源。然而這個力量仍必須藉由移定的身體才能有效的傳達至目標之上。


可以理解的是,以身體動力學來看,這個前打中段的攻擊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姿勢,所以它能傳導的力道也是小的。而當習者以這種觀點來推測合氣道的力量來源時將是一個十分錯誤的想法。因為這種傳統的方式所形成的最終運動不僅與氣無關,也與力量的釋放無關。再者,傳統的方式係較少使用腰的緣故,所以關節與肌肉的使用都顯得有限。 相反地,吐氣將允許肌肉產生放鬆並增加彈性,使得愈多的肌肉得以參與動作。因此,吐氣表示放鬆肌肉、釋放力量、與釋放氣。就合氣道的作法來說,首先習者必須先將臀部拉回到右側,接著旋動臀部回去,並傳達至肩、肘、及手臂之後再擊出;此時身體的重量必須轉移至前腳,而前腳再變為後腳;如此,若能配合體重的轉移、關節的旋轉、再配合速度之後,便能產生攻擊的力道。當然,攻擊到目標的同時必須吐氣,如此才能放鬆肌肉與釋放力量(或是氣),並產生強大的攻擊力道。而且習者與目標接觸後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亦具有容易保持平衡的效果。因此,合氣道中的摔技或是關節技,也都是以上述的方法為基礎而進行操作。

總合地來說,合氣道的力量來自於:
一、臀部的水平旋轉運動。 
二、身體力量的移動運動。
上述的力量係由下半身向上傳達至肩部,並藉由肩部關節的垂直旋轉運動使得一離心力傳至手肘並讓手肘產生伸展與扭轉,最後再傳至腕關節之上;所以習者可以了解力量的來源是由下半身傳導至上半身。 必須注意的是,下半身是在水平面進行運動而上半身是在垂直面進行運動;這個說明可以從入身摔獲得印證。而習者在操作任何技法的時候,都必須將上述的方式牢記在心!

先前我提到了力量的大小正比於所使用關節數目的多寡;然而事實上,不同身體部份所共同產生的力量,係超過了利用加法所能得到的總和力量。這種情況就稱之為協同效應,也就是合氣道技法的最重要關鍵。 

藉由上述的分析與說明之後,合氣道不需再以精神層面來詮釋;而唯有當合氣道能先以身體層面解釋之後,才能再延伸解釋心靈與精神的層面,從而正確地掌握與說明何謂「氣」。 當有合理的合氣道說明之後,合氣道應用在武器上亦屬可能的事,因此合氣道的技法可以超越武器而沒有限制,而合氣道的連續性建立的希望也屬可能的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下背痛治療~小針刀 (20220901 新增後記)

下背痛治療~雷射治療儀

空手道的技法~流擋~和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