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1的文章

合氣道的體術~側入身摔

圖片
合氣道的側入身摔 這裏不討論步法或是身法,這裏要介紹一個有趣的手法(勢)。 按,通常入身摔的方式,取方走位於受方的外側,取方的前手控制受方的頸部,取方的後手上揚劃圈,再利用大姆指作為指標(向),由受方的前方、向上、向下地自受方的頸部位置切下。也就是說,取方的手心原則上是朝向下或是斜向下的方向,或稱手臂的陰面向下。取方手的方式,如下圖所示,:    但側入身摔(或稱之為入身摔前方)時,雖然也是類似的切頸摔出方式,但取方原則上都是利用手臂的外側面,利用由下而上劃圈的方式,切入受方的頸部位置後,再進行摔的動作。也就是說,取方的手心原則上是朝向上或是斜向上的方向,或稱手臂的陽面向下。若採攻擊模式時,也可以直接用反手背的方式打擊受方的面部或是頭頸的側面。 若要再細看時,取方會期待用到比較多的上臂的陽面進行摔的動作。 取方手部的操作,不論是合氣道、岩間流或是養神館都是相同(在本文中以「傳統方式」的用語與昭道館的方式加以區隔),即如下圖的方式: 但由第一代內弟子,富木謙治師範,所開創的昭道館合氣道,在操作側入身摔時卻出現不一樣的操作手法。也就是說,當取方的手欲切入受方的頸部位置時,取方的手心原則上是朝向下或是斜向受方的身體的方向,再進行摔的動作。 若要再細看時,取方可能會用到比較多的下臂的陰面及尺骨的部份來進行推倒的動作。 富木師範的演示:   在這種情況之下,取方摔出的手,將可利用手部尺骨的位置來壓迫受方的頸部。若採攻擊模式時,則可以用尺骨來擊打受方的面部或頸部。 尺骨示意圖: 在施力的操作來看,傳統方式的手的發力,因為手心一直向內或向上,所以手臂是由內而外的「擴張動作」,並協同手、腰、及腳步的動作,來產生摔出的勁道。 然若由昭道館的施力操作來看,由於手心會由內向外,或由上向下地翻轉,因此手臂可視為是由內而外的「推出動作」,此時手臂自我旋轉的情況明顯,並協同手、腰、及腳步的動作,來產生摔出的勁道。 我們再看一次昭道館的手部方式:   有趣的問題來了,那一種方式比較有利呢?至少由表徵來看,昭道館對於「推倒」受方時的情形比較有利,也比較有力。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其中的差異還有那些?!是不是所有類似的呼吸摔都能適用呢?! 我們可以再看看成山哲郎師範的方式: 我們可以看看成山哲郎師範的演武,風格十分的硬朗: 註: 1. 成山哲郎師範,除了師從富木謙治之外,亦師從第三代內弟子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