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Christian Tissier 師範訪談-摘譯

Christian Tissier 為法國合氣道聯盟(French Aikido Federation FFAAA)首席


Q (問) : 您技法的廣度及優雅令人印象深刻,合氣道技法的華麗部份也是您的研究之一嗎?

A (答) : 合氣道是武術的一種,技法的華麗不是它的目標。習者在肢體上雖有先天的限制,但我們希望技法在透過正確的姿勢後能夠被純淨化,以便技法在操作時能夠更精確、走位更確實及操作地更有效率。若上述的問題解決之後,技法在外人看來自然就會顯得華麗。

Q:您操作技法時總是讓人感到放鬆;事實上您在操作時也讓習者知道,若取方遭到受方的止擋時,放鬆的狀態將能讓取方有能力改變至其它的動作。

A: 不完全是這樣。個人的想法是,習者在操作技法上遭遇困難時,不應該隨意的放棄或變換其它的技法來操作。對我而言這是必須想辦法解決的事,而不是去逃避困難。我會試著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譬如改變操作角度或是姿勢,而不是將技法本身加以改變。如果我們一直逃避,逃避的理由會一直增加,最終導致該技法的留存將不會具有任何的意義。


至於有關放鬆的問題,武道的目標之一是壓抑自已心中的恐懼,因此夢想成為最強的人並沒有意義,而習者也應該要克服自身的憂慮。因此我們在合氣道的課程當中,一直強調的是如何面對被拒絕、排斥或是不互動的狀況。愈能夠克服上述的情緒,我們就愈能面對他人。所以當自已的技法能夠夠純淨化之後,我們便能面對自已並容易與他人互動,而放鬆的狀態便因此由然而生。

<註:技法的精熟才能在心態及肢體上放鬆。> 

Q:您特別強調受方與取方的互動,而且受方與取方的合作才能讓雙方都獲得成長。

A:簡單來說,雙方必須要依循一定的規則而行,譬如玩網球時便不會拿出球棒來打擊。合氣道身著道服,在蹋蹋米上練習技法,這就是一個規則。透過這些制式的規則,習者才能確立技法的結構。例如,初學者剛開時透過轉身的練習可以了解中心的意義,但此時受方與取方之間並沒有交集存在。若此時受方的技法較佳時,取方便會了解學習的目標。最有趣的是,最終有一天習者可以自由地與他人練習而沒有任何的障礙。這也就是我喜歡與不同的人交流,不管是與高、瘦、胖、矮的人,或不管是那一種武術背景下的習者,我都可以證明技法的有效性。但在達到上述的目標之前,習者還是要依循規則而行。

我很遺憾的是,有些流派的學習是非常的僵化,而無法讓習者能有自由發揮的時機。

Q:合氣道中一直很強調「入身」及「轉身」,但您最近的技法來看,您特別著重在於大幅的螺旋(spiral)運動。請問這是您的選擇?還是為了適合您自已身材的緣故?

A:我個人覺得自已是在練習入身,但也許是大家的概念不同才會有不同的看法。入身不是每次當受方空門打開時來操作,對我而言,入身是移動的核心,源自於劍術(鹿島神流),因此入身是一種直接的操作。所以個人以為,合氣道的「入身」較「轉身」來得重要。




有關螺旋的運動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入身。當我們找到適當的位置開始旋轉時,我們會朝著對手加速並進入中心,此時便是我所謂的入身。

Q: 您提到合氣道是武術的訓練,那麼習者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

A: 合氣道的本質就是武術,而習者學習的原因在於嘗試解決打鬥或是爭執時所發生的問題。武術的內在概念是限制與制裁,這與我們通常的教育制度著重人權的訓練完全不同。武術中犯下錯誤時,便會受到老師或是技法操作無效的制裁。但因為是練習,所以我們都可以重新來過,並且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進步就是習者有愈來愈少的錯誤,並且愈來愈沒有空門的產生,這就是武道的本質。

武術的教訓系統就是我個人所稱的”一致的處理方式 / constants of the way”,包括了態度、距離及視線的掌握。武術的前題在於要採取行動,若無行動一切都是空談;而為了能要有所動作,則必須使用自然的原則,就是所謂的技法。技法的建立就是為了能更有效地完成操作,而習者若能合宜的操作技法,便能產生有效的行動以及能量。

Q:自然的原則下有所謂的氣,意即能量的流動,為何您似乎較少討論相關?

A:較少討論的原因在於它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合氣道中我見過一些,也遇到過一些師範。但我必須要說,把氣說得愈多的人,通常也是技法最差者。也許大家的意見不一,但氣是不可捉摸的。氣的根本在於流動。
合氣道中有所謂的氣,也有所謂的呼吸,而更精確一點,呼吸是兩人之間的交換。

<註:雙方接觸前、接觸時、接觸後的心理與肢體上感覺的交流。>

若習者在練習時的肩膀僵硬,他的氣便不會順暢,針灸師應該也會告訴你同樣的道理。所以習者直到技法精進或是完備之前,都不會有氣,也不會有氣的流動。對我而言,合氣道領域中擁有氣的人並不能感覺他人的氣,因為氣都只在自已的身體中流動。

<註:施技時不是不出力,而是不知道如何適當地進行最有效的出力。最小的施力,卻能讓對方產生最大的改變效果>




也許習者可以練習氣功來調整呼吸,但我們也應該專注於其它的事上,譬如利用身體的彈性來加以改善。所以合氣道的習者進行專一面向的練習並沒有效益,還不如找專一項目的專家來學習,而不要混搭在一塊。

事實上,若讓自已的練習常常會有錯誤的引導(方向)出現,還不如不要給予過多的討論。

Q:所以您建議只要針對技法上學習就可以了嗎?

A:是的,因為技法會打開習者僵化的身體,並且移除習者的恐懼。姿勢(正確的操作)形成流動之後便會有更多的呼吸,而順暢的呼吸之後身體便自然會產生氣。

Q:您向山口清吾師範(Seigo Yamaguchi)學習了很多,為何您的技法表現卻與他很大的不同?

A:有兩位師範對我的影響很大,一位是二代祖,另一位是山口師範。二代祖教我基本技法,山口師範教我有關自由、應用及嚴謹;而山口師範對我而言亦有如父親的情感存在。

我的技法像誰,並不是我作為合氣道師範的目的。山口師範並不要我成為他技法下的奴隸,即使我複製了他的技法後他也不會感到高興。但無論如何,我自已整合了他所教導我的原則。

Q: 我們常聽到戰前或是戰後合氣道的區分方式,您身為法國合氣道的主要領導人對於合氣道的改變又有什麼樣的看法?

A:這個問題十分有趣,因為我從日本返回法國時,人們都說我的技法不同。但事實上我在本部道場待了七年之後,回到法國只是忠實地反應出我在日本所學的內容。

在日本當時,雖然我自以為自已的技法不錯,但在我遇到二代祖之後,我的心裏遭受了很多的衝突及挑戰,甚至覺得二代祖的技法有些蹣跚;雖然後來事實證明我是錯誤的。這種與事實不符的假想,造成了合氣道有所謂的進化的錯誤觀察。



合氣道它並不會演化,只有教師才會改變。記得宮本鶴藏(Miyamoto Tsuruzo) 師範的技法很狠,除了我們這一組之外,早期大家都害怕與他一同練習。但他現在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有所改變,對受方也十分的照顧。

早期合氣道的受方多是柔道出身,但現在各式(武術)背景的人出現之後,技法的操作上也隨之不同。時代改變想法自然也會變,但合氣道不變的是它的原理及原則。如果合氣道習者的想法不變,大家在五十年之後恐怕就看不到合氣道了。
 



Q:當本國合氣道的技巧提升之後,是否我們就不需要日本的協助?
A:個人以為,雙方皆可各自獨立活動,但大家不應低估彼此交流的意義。就技巧的水平而言,我們毫不遜色。但雙方的教導不同,因此能夠回溯發源之地也是十分的有趣(有意義)。

日本缺少的是系統化的教學,若你在日本問師範該技法的意義時,通常的回答就是技法的本身(它就是這樣)。而即使一位日本合氣道的8段師範,恐怕也無法在法國教學。

<註:開祖的教導就是這樣,而且常常說一些毫無關連或是天外飛來一筆的教導。>

我常常與遠藤征四郎(SEISHIRO ENDO)師範討論,雖然他是我的前輩,但他總是問我某一技法是否有後方的版本。法國的教育及邏輯思考,讓我們知道如何分類,也讓我們將這套思考方式傳播回日本。


另一方面,日本的文化與法國不同,日本文化總是要求習者要能微妙地反省自已並找出問題。所以,我們在技法上可以不交流,但也會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

<註:實在是非常有自信的回答!當一些習者指稱“台式合氣道”如何如何的同時,我們是否能發展出獨具台式多元風格的合氣道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下背痛治療~小針刀 (20220901 新增後記)

下背痛治療~雷射治療儀

空手道的技法~流擋~和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