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痔瘡還是肛裂?
是痔瘡還是肛裂? 自已一直都有肛裂的情況,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也得知自已有了痔瘡;因此前前後後也做過二次的痔瘡結紮手術。 雖然是上班族,必須久坐在桌前,但因為自已沒有便秘的問題,吃得也算健康,水份的攝取也夠,也有運動的習慣,所以為何自已會有痔瘡,自已一直也弄不清楚。尤其,自已通常一天至少排便一次,二次算常見,每次3~5分鐘內就可解決,這樣良好的習慣還是會有痔瘡,也讓人覺得無法理解。 肛裂通常是因為便秘所造成,堅硬的糞便通過肛門時,就容易造成肛裂。如果按照個人以上的排便習慣來看,沒有宿便,理應也不會有堅硬的糞,自然沒有便秘的問題。但既然沒有便秘,理應不容易有肛裂的問題。退一步來說,即使萬一真得有較硬的糞便時,肛裂的情況在此推論之下,應該也是少見。無論如何,根據觀察,自已除了二、三個月會發生一次肛裂之外,甚至在多次排便之後,仍有較高的機會造成肛裂,所以推測上述的原因應該不適用在自已的身上。 肛裂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肛門過窄,個人沒有先天的問題,也沒有後天的手術或是外傷問題;而以目前的醫療來看,因為狀況並非嚴重,醫生也不可能花太多時間來找出真正的原因。所以雖然不知道確實的原因,但觀察排出的糞便的確比以前細,因此肛門過窄一直是我覺得較為可能的主要原因。 肛裂出血之後,通常塗塗葯膏即可,三天左右會好;再嚴重一點,就用塞劑,通常一週內也能獲得解決;如果較為反覆時,就去看醫生;而多年以前,找得是任職於北市中興院區的謝x和醫師。謝醫生發現有痔瘡時,就進行結紮;謝醫生沒有因為我的排便習慣而有不同的看法,並覺得肛裂的問題應該是便秘所造成的偶發狀況。大概是用塞劑的關係,肛裂好了之後,就能撐過幾個月,偶發性的肛裂也就習以為常。幾年後再次去找謝醫師結紮時,他已任職新光醫院;醫治的過程及結果,也和從前的一樣。 後來找過馬偕的劉主任醫師,他也算有名,但他似乎覺得肛裂的問題還好,也沒有講痔瘡的事,拿些葯及塞劑後就叫我回家。 2018 年肛裂又反覆發做時,跑去台安醫院找一位糠 xx 醫師,他似乎認為我同時有肛門狹窄及痔瘡的問題,並且建議我做環狀手術一次解決。後來回家後查了資料,對於環狀手術的後遺症不放心,所以最後只得作罷。糠醫師似乎很有名,他的病人很多,而且有不少人都要施做環狀手術,但看診以及與病人討論的時間真得很短,所以他也沒有提供術後是否會有後遺症的問題。 糠醫師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