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9的文章

是痔瘡還是肛裂?

圖片
是痔瘡還是肛裂? 自已一直都有肛裂的情況,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也得知自已有了痔瘡;因此前前後後也做過二次的痔瘡結紮手術。 雖然是上班族,必須久坐在桌前,但因為自已沒有便秘的問題,吃得也算健康,水份的攝取也夠,也有運動的習慣,所以為何自已會有痔瘡,自已一直也弄不清楚。尤其,自已通常一天至少排便一次,二次算常見,每次3~5分鐘內就可解決,這樣良好的習慣還是會有痔瘡,也讓人覺得無法理解。 肛裂通常是因為便秘所造成,堅硬的糞便通過肛門時,就容易造成肛裂。如果按照個人以上的排便習慣來看,沒有宿便,理應也不會有堅硬的糞,自然沒有便秘的問題。但既然沒有便秘,理應不容易有肛裂的問題。退一步來說,即使萬一真得有較硬的糞便時,肛裂的情況在此推論之下,應該也是少見。無論如何,根據觀察,自已除了二、三個月會發生一次肛裂之外,甚至在多次排便之後,仍有較高的機會造成肛裂,所以推測上述的原因應該不適用在自已的身上。 肛裂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肛門過窄,個人沒有先天的問題,也沒有後天的手術或是外傷問題;而以目前的醫療來看,因為狀況並非嚴重,醫生也不可能花太多時間來找出真正的原因。所以雖然不知道確實的原因,但觀察排出的糞便的確比以前細,因此肛門過窄一直是我覺得較為可能的主要原因。 肛裂出血之後,通常塗塗葯膏即可,三天左右會好;再嚴重一點,就用塞劑,通常一週內也能獲得解決;如果較為反覆時,就去看醫生;而多年以前,找得是任職於北市中興院區的謝x和醫師。謝醫生發現有痔瘡時,就進行結紮;謝醫生沒有因為我的排便習慣而有不同的看法,並覺得肛裂的問題應該是便秘所造成的偶發狀況。大概是用塞劑的關係,肛裂好了之後,就能撐過幾個月,偶發性的肛裂也就習以為常。幾年後再次去找謝醫師結紮時,他已任職新光醫院;醫治的過程及結果,也和從前的一樣。 後來找過馬偕的劉主任醫師,他也算有名,但他似乎覺得肛裂的問題還好,也沒有講痔瘡的事,拿些葯及塞劑後就叫我回家。 2018 年肛裂又反覆發做時,跑去台安醫院找一位糠 xx 醫師,他似乎認為我同時有肛門狹窄及痔瘡的問題,並且建議我做環狀手術一次解決。後來回家後查了資料,對於環狀手術的後遺症不放心,所以最後只得作罷。糠醫師似乎很有名,他的病人很多,而且有不少人都要施做環狀手術,但看診以及與病人討論的時間真得很短,所以他也沒有提供術後是否會有後遺症的問題。 糠醫師也曾...

合氣道的體術~腰摔

圖片
合氣道之腰摔 吾人可以回顧一下合氣道中腰摔的歷程: 1920年代的內弟子,富木謙治;沒有腰摔。 1930年代的內弟子,鹽田剛三及藤平光一兩人;沒有教導腰摔。 1938年道祖出版的「武道」一書中,道祖時年55歲,其中沒有教導腰摔。而且目前留存的片子,應該也沒有出現過腰摔。 1940年代的內弟子,齊藤守弘、磯山博;有教導腰摔。 磯山博的過腰(肩)摔 1950年代的內弟子,小林保雄在2005年於日本的秘傳月刊中的訪談中說道:「據我所知,腰投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西尾昭二老師和黒岩洋志雄老師自行研究明白之後,逐漸被其他指導員所接受….」。其中的西尾昭二及黑岩洋志雄兩人,也都是1950年代的內弟子。而黑岩洋志雄的腰摔更是一絕。 (上述的說法係引用中國的正心道場,仍有待考證) 有關黑岩洋志雄師範的說明,可參考: 特立的獨行者~黑岩洋志雄 姑且不論大家如何在實戰上看腰摔,也不管腰摔在合氣道內的定位如何,現在的腰摔花樣百出,但卻鮮少有人清楚講解腰摔時受方與取方之間的位置關係。習者可以參考以下的影片做為學習上的依據: 影片中提到,進行腰摔時雙方的相對位置,原則上就只有兩種: 第一種是雙方的步伐概呈「T字」的垂直關係;以斜打、正面打或前打過腰摔為代表。 第二種是雙方的步伐概呈「Z字」的平行關係;以側過腰摔,或是後方雙手抓過腰摔為代表。 知道雙方相對位置的關係之後,日後不論老師教導那一種花樣的腰摔,只要找出較偏向屬於「T字」或是「Z字」的關係,習者應該都能夠從容不迫的練習。 我們可以再對照一下齊藤守弘的腰摔,大家應該會比較能有感的學習。 另需特別注意的是,進行腰摔時,除非你是大隻馬,否則取方的腰部最好能低於受方的腰部高度,接著取方再把腰部以上的空間讓出來,才能有效的利用槓桿的方式操作腰摔。 無論如何,練習腰摔時無論做快做慢,受方及取方間一定要虛心配合,以免造成任一方的肢體傷害。

合氣道的體術~學會放鬆發力

圖片
合氣道為何要學會放鬆後再發力 宇城憲治師範獨特的技巧及教學,同時著重「氣」的威力的演示,讓美國的合氣道界多次邀請他分享他的見解。 宇城師範參加合氣道的講習會 於 2005 年旅居美國的池田裕師範也特別參加請益。有趣的是,池田師範近年來也特別著重「氣」的鍛鍊,不知道是否與宇城傳授的技巧有關? 以下為池田師範在講習會的演示。不論你喜不喜歡,但這就是人在學習上的轉變,感覺池田自從離開五月女貢後自立門戶後,又有一番新的展示。 但話說回來,發鬆與出力之間有何關係? 在第 9~14 分左右,宇城和二名筋肉男比賽空中手腕相撲。 由筋電圖可以看出..... 宇城的出力集中在:腕、胸、腰、股四頭肌、小腿;部份出力:上臂下方。 筋肉男的出力集中在:前臂、上臂;部份出力:集中胸、肩、股四頭肌、小腿。 所以簡單由「集中出力肌肉的數量」這一個面向來看,宇城確實用較多的肌肉來對抗筋肉男的前臂及上臂,而且使用的肌肉區塊是由手延伸到小腿。 但如果我全身出力不是使用更多的肌肉嗎?是呀,但會讓自已的力量的分散而不能對抗外力。所以重點不在於使用的肌肉數量,而在於讓這幾個由手延伸到小腿的肌肉區塊串連之後,才進一步發出的「整體力」。 而串連的前題在於先學會放鬆,才能讓習者學會使用到「必要的肌肉」,進而發出整體之力而不是使用蠻力。 當然,這樣的表演只是為了節目的效果,如果製作單位找一個有經驗的腕力比賽的選手來對抗的話,宇城應該佔不到任何的便宜!因為透過經驗的累積,一般人也可能學到類似的巧勁,而常常不需要從武術的面向來學習。譬如一位常常上山砍材的樵夫,他用劍劈砍的力道,應該還遠勝我們在武術上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