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道的體術~富木合氣道看合氣道

~以下內容摘自昭道館合氣道的網頁內容~ §古流柔術、合氣道和柔道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合氣道和柔道都是從古流柔術發展而來的武道。合氣道特別是以大東流合氣柔術為基礎,由植芝盛平翁開創了「神人合氣」的悟境,成為道主;而柔道則主要基於起倒流柔術,由嘉納治五郎師範以「柔道原理」作為根本原理,將古流柔術現代化。在術理上, 合氣道以古流柔術的術理中,與對手保持距離的格鬥形態「當身技」和「關節技」為基礎,而柔道則是在與對手摔跤後的格鬥形態「投技」和「固技」 中繼承了柔道亂取法。 §合氣道的特徵 合氣道是從古老的柔術中誕生的新武術。昭道館合氣道的顯著特徵是 將「Atemi-waza」(当身技術)和「Joint Lock」(關節技)融合成一個全新的體系 。這些「技巧」在柔術中特別有效。 昭道氣道借鑒了講道館柔道的教學方法,制定了「亂取」的訓練方法, 將「当身技」和「關節鎖」單獨劃分為格鬥形式。對於無法融入「亂取」訓練方法的「技巧」和「格鬥形式」,則制定了以「型」練習為重點 的教育方針。 §內弟子成山哲郎的回憶 我第一次見到東信義老師是在這個時候。東老師自昭和35年以來一直擔任國士舘大學的教員,並擔任柔道部的教練,當時接受了富木老師的指導。之後,他作為交換教授前往美國。在美國,他於昭和51年成立了美國富木合氣道聯盟,為競技合氣道的普及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目前,他在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合氣道作為體育課程。 師範經常和我們談論柔道和合氣道的距離問題。 「柔道因為是在對手的足腰可及之處進行,所以會有足払いや(掃腿)跳腰的技術,而合氣道則是在足腰無法觸及的地方施展技術。」他提到「與四、五段的柔道選手對抗時,如果在足腰可及的範圍內,根本沒有時間站著。」 每當有機會,他都向我們解釋柔道的有效性。 他還表示:「如果能夠充分鍛鍊足腰的柔道選手來學習我們的合氣道,那將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個人感想: Q:若合氣道以当身及關節技為主時,那麼合氣道似乎不應該過度強調摔技。 A: 譬如入身摔在早期時,通常都是以攻擊受方的下巴為主,再進而摔出。小林保雄也曾說過,早期練習都是把對方的下巴向地板壓下(意即当身+摔)。但可能是因為安全的考量,才逐漸以演化成以摔技為主。 Q:若以昭道館的說明來看,昭道館合氣道似乎更具有實用性? A: 就像空手道一樣,有型的練習,也有亂取的練習。若出自於安全性,或是操作上的困難度考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