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氣道的體術~帶動~受方請跟緊一點
合氣道中的帶動~受方請跟緊一點 合氣道中的帶動,通常必須克服以下的要點: 1. 取方技巧不夠導致沒有真實的帶動。 2. 取方的動作與動作的轉換之間,因為動作不協調,或者施技角度不正確…等因素,造成受方的重心不當地偏移,因此無法再次帶動 3. 受方的抓取不具有真實的攻擊意識,而只想鎖死取方的動作。 但實際使用的狀況下,即使有做到上述,恐怕也很難像演武時技法那麼地流利 華麗 。尤其這種大開大合的操作,實用上更無法達到流利 華麗 的視覺效果。看看岩間流的演武,恐怕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好慢…. 不過,有次去其它道館交流時,針對「雙手抓單手的反手摔技法」請本人做受方/uke,因為本人來者是客,總是要很勤勉地做個稱職的受方;操作完畢之後,聽到對方在指導下級者說道:「雖然取方(指導者)的動作很快,但因為受方跟過去的動作夠快,才能達到這種效果….」。也就是說,受方要發揮「聽勁」,不只是了解取方的技法動作,更要探求並配合其施技的「速度」及「方向」,如此才能達到預期 華麗 的效果,此時我才恍然大悟…..。 說實在的,要能帶動受方已經很不容易,更不用說在實戰中受方更不會心甘情願的被帶動,所以這種狀況之下,技法通常操作得都不會好看…..。可是,畢竟「以運動導向」的習者,總希望能呈現最好看的一面,若遇到這種不夠勤勉的受方,可能就會被唸說「不配合」。 因此要呈現演武時的敏捷 華麗 效果,事實上要歸功於配合的受方,除了感謝還是感謝,但總要記得提醒受方「務必請跟緊一點!」。 註: 這裏並沒有明示或暗示所引用的影片中的任何人的技法的功力高低,或是那一種方式比較具有實用性;或是說誰比較強,還是誰比較弱的。 有些人偏實用路線,有些人走運動路線,只是隨性而為的喜好。更何況有些人的實力已經很強只是用運動風來表現,許多外人或年輕的習者不懂只是有樣學樣,更誤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的呈現。 舉例來說,山田嘉光師範受訪時曾說:「大家都以為藤平光一師範的技法只有呈現氣的運用效果,殊不知藤平光一的體術真得很強。」。👀